公司動態
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公司動態 > 詳情
交通能源融合新范式|金冠股份三網協同織就交能融合數字底座
發布時間: 2025-05-06 內容來源: 金冠電氣

01 政策引擎 十部門協同催生萬億級交能融合市場

    近日,交通運輸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目標,部署了8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。《意見提出:2027年,電能占行業終端用能10%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不低于500萬千瓦;到2035年,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,新能源運營重卡規模化應用。

02 金冠股份 三網協同鏈接交能融合發展
    金冠股份(股票代碼:300510)矢志“推動智慧能源革命,開創未來綠色生態,依托充電網、微電網、虛擬電廠構建新型電力系統,通過車儲聯動、區域自治、跨域調度創新模式,推動新能源汽車從單一用能終端轉型為雙向互動的能源平衡單元,為“車能路云”一體化發展提供零碳實踐路徑。在我國交通能源融合全面提速的背景下,金冠股份的創新實踐已在能源供需、基礎建設、數字化支撐等維度與行業轉型形成深度共振,共同推進交通能源體系向清潔化、智能化加速轉型。

03 能源供需 V2G+虛擬電廠重構電力調度新范式
    作為“車能路云”一體化戰略的核心支撐,金冠股份以能源供需動態平衡為切入點,通過充電網與虛擬電廠的技術耦合,將新能源汽車的充放電行為轉化為可調度的彈性資源。

V2G技術

    金冠股份旗下子公司南京能瑞自主研發的V2G技術,通過構建車網雙向互動體系,既有效盤活用戶側閑置資源,又顯著提升電網削峰填谷能力。目前該技術已在蘇州同里能源小鎮、天津智慧能源新城等場景落地應用,獲央視新聞重點報道,成為我國新能源領域創新標桿。

虛擬電廠技術

    金冠股份旗下子公司廣州冠瑞數智新能源科技通過融合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自主研發虛擬電廠平臺,高效整合分布式電源、儲能系統及可控負荷等分散資源。通過實時監測與精準調控,靈活響應電網需求,顯著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,有效緩解電網運行壓力并增強系統穩定性。同時,通過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現用戶經濟收益,推動能源高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,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撐技術。

04 基礎設施 “源網荷儲”全場景布局 加速能源轉化

    在“車儲聯動”模式驅動下,金冠股份通過光伏、諸能與充放電設施的深度耦合,構建覆蓋園區、場站、港口多場景的基礎設施網絡,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可快速復制的零碳基建范式。

光儲充放園區型微網解決方案

    集成光伏發電、儲能、充放電及微電網管理,通過復用既有光伏設施、配置儲能調峰系統及智能充放電終端,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與低碳收益最大化。2025年,南京能瑞聯合中國石化在南昌小蘭加能站落地“空軌充電機器人+智能充電樁+儲能系統”三位一體架構,提升了能源補給效率與場站運營效益。

預裝式配充一體化有序充電站

    針對公共和專用充電站建設成本高、運營壓力大及電網過載等難題,通過模塊化設計、集約化布局和預制化施工等集成方案,有效的降低了成本,縮短了工期,實現了高效資源整合與快速落地。目前,南京能瑞已與南京公交合作,將這一創新模式應用于城市公交場站,為公共交通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的“高效建設+智慧運營”實踐范例。

電動船舶充電

    公司在電動船舶充電領域持續深耕,已形成全方位充電解決方案。自主研發的80KW電動船舶充電設備可同時滿足兩輛電動船舶的補電需求,已在杭州、嘉興、溫州、南京、宿遷等沿江沿海港口投入實際運營,設備運行狀態穩定可靠。

05 數字化支撐 多平臺數字基座驅動能效躍升

    作為“車能路云”戰略的數據中樞,金冠股份以車-樁-網全鏈路數據貫通為核心,打通“-網-荷-儲”能源價值鏈,構建覆蓋調度決策、場景適配、能效優化的數字化基座,驅動交通能源體系向全域協同演進。

充電運營管理平臺

    提供“SaaS”與“本地部署”雙模式:SaaS模式通過加盟/特約/定制模式實現多品牌兼容、T+0結算及智能調度賦能運營商-政企-車企生態協同;本地部署模式基于物聯大數據構建全鏈路管控體系,以精準預警、透明工單、標準管理、安全防護實現智能運營與運維,保障政企的平臺、數據主權。現已覆蓋28省124城,服務90萬用戶,接入60+政府機構及1500+運營商。

智慧光儲充微電網平臺

    整合光伏、儲能、充放電系統構建微電網,通過智能調度技術破解負荷波動、電費高企及數據孤島難題,實現峰谷套利與供電穩定雙目標。其以“策略優化+云邊協同”為核心,集成多能互補調控、故障預警及遠程運維能力,適配私用/共享/開放全場景,為園區、交通樞紐提供“發-儲-充-用”一體化解決方案,驅動能效提升與運維成本雙降。

虛擬電廠平臺

    虛擬電廠平臺以聚合分布式發電、儲能及負荷設備為核心,構建電力智能化協同體系,實現多能互補與柔性互動,在支撐電網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的同時,為市場主體打通電力交易商業化路徑,全面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效率與綜合收益。